架构的演进-编程思维

架构的演进

传统单体应用架构

十多年前主流的应用架构都是单体应用,部署形式就是一台服务器加一个数据库,在这种架构下,运维人员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这台服务器,以保证服务的可用性。

单体应用架构面临的问题

随着业务的增长,这种最简单的单体应用架构很快就面临两个问题。首先,这里只有一台服务器,如果这台服务器出现故障,例如硬件损坏,那么整个服务就会不可用;其次,业务量变大之后,一台服务器的资源很快会无法承载所有流量。

解决这两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流量入口加一个负载均衡器,使单体应用同时部署到多台服务器上,这样服务器的单点问题就解决了,与此同时,这个单体应用也具备了水平伸缩的能力。

本文已经收录到Github仓库,该仓库包含计算机基础、Java基础、多线程、JVM、数据库、Redis、Spring、Mybatis、SpringMVC、SpringBoot、分布式、微服务、设计模式、架构、校招社招分享等核心知识点,欢迎star~

Github地址

如果访问不了Github,可以访问gitee地址。

gitee地址

微服务架构

1. 微服务架构演进出通用服务

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增长,更多的研发人员加入到团队中,共同在单体应用上开发特性。由于单体应用内的代码没有明确的物理边界,大家很快就会遇到各种冲突,需要人工协调,以及大量的 conflict merge 操作,研发效率直线下降。

因此大家开始把单体应用拆分成一个个可以独立开发、独立测试、独立部署的微服务应用,服务和服务之间通过 API 通讯,如 HTTP、GRPC 或者 DUBBO。基于领域驱动设计中 Bounded Context 拆分的微服务架构能够大幅提升中大型团队的研发效率。

2. 微服务架构给运维带来挑战

应用从单体架构演进到微服务架构,从物理的角度看,分布式就成了默认选项,这时应用架构师就不得不面对分布式带来的新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会开始使用一些分布式服务和框架,例如缓存服务 Redis,配置服务 ACM,状态协调服务 ZooKeeper,消息服务 Kafka,还有通讯框架如 GRPC 或者 DUBBO,以及分布式追踪系统等。

除分布式环境带来的挑战之外,微服务架构给运维也带来新挑战。研发人员原来只需要运维一个应用,现在可能需要运维十个甚至更多的应用,这意味着安全 patch 升级、容量评估、故障诊断等事务的工作量呈现成倍增长,这时,应用分发标准、生命周期标准、观测标准、自动化弹性等能力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

云原生

1. 基于云产品架构

一个架构是否是云原生,就看这个架构是否是长在云上的,这是对“云原生”的简单理解。这个“长在云上”不是简单地说用云的 IaaS 层服务,比如简单的 ECS、OSS 这些基本的计算存储;而是应该理解成有没有使用云上的分布式服务,比如 Redis、Kafka 等,这些才是直接影响到业务架构的服务。微服务架构下,分布式服务是必要的,原来大家都是自己研发这样的服务,或者基于开源版本自己运维这样的服务。而到了云原生时代,业务则可以直接使用云服务。

另外两个不得不提的技术就是 Docker 和 Kubenetes,其中,前者标准化了应用分发的标准,不论是 Spring Boot 写的应用,还是 NodeJS 写的应用,都以镜像的方式分发;而后者在前者的技术上又定义了应用生命周期的标准,一个应用从启动到上线,到健康检查,再到下线,都有了统一的标准。

2. 应用生命周期托管

有了应用分发的标准和生命周期的标准,云就能提供标准化的应用托管服务。包括应用的版本管理、发布、上线后的观测、自愈等。例如对于无状态的应用来说,一个底层物理节点的故障根本不会影响到研发,因为应用托管服务基于标准化应用生命周期可以自动完成腾挪工作,在故障物理节点上将应用的容器下线,在新的物理节点上启动同等数量的应用容器。可以看出,云原生进一步释放了价值红利。

在此基础上,由于应用托管服务能够感知到应用运行期的数据,例如业务流量的并发、cpu load、内存占用等,业务就可以配置基于这些指标的伸缩规则,再由平台执行这些规则,根据业务流量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容器数量,这就是最基本的 auto scaling——自动伸缩。这能够帮助用户避免在业务低峰期限制资源,节省成本,提升运维效率。

本文总结

在架构的演进过程中,研发运维人员逐渐把关注点从机器上移走,希望更多地由平台系统管理机器,而不是由人去管理,这就是一个对 Serverless 的朴素理解。

本文部分内容摘抄自网络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Github仓库,上面有大彬整理的300多本经典的计算机书籍PDF,包括C语言、C++、Java、Python、前端、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和算法、机器学习、编程人生等,可以star一下,下次找书直接在上面搜索,仓库持续更新中~

Github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遵循 CC 4.0 BY-SA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tyson03/p/17267445.html

有了http,为啥还要用rpc-编程思维

既然有 HTTP 请求,为什么还要用 RPC 调用? 一直以来都没有深究过RPC和HTTP的区别,不都是写一个服务然后在客户端调用么? HTTP和RPC最本质的区别,就是 RPC 主要是基于 TCP/IP 协议的,而 HTTP 服务主要是基于 HTTP 协议的。 我们都知道 HTTP 协议是在传输层协议 TCP 之上的

什么是jwt-编程思维

JSON Web Token(缩写 JWT)是目前最流行的跨域认证解决方案。 传统的session认证 http协议本身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而这就意味着如果用户向我们的应用提供了用户名和密码来进行用户认证,那么下一次请求时,用户还要再一次进行用户认证才行,因为根据http协议,我们并不能知道是哪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所以为

限流的几种方案-编程思维

文章目录 限流基本概念 QPS和连接数控制 传输速率 黑白名单 分布式环境 限流方案常用算法 令牌桶算法 漏桶算法 滑动窗口 常用的限流方案 Nginx限流 中间件限流 限流组件 合法性验证限流 Guava限流 网关层限流 从架构维度考虑限流设计 具体的实现限流的手段:

springboot高频面试题-编程思维

Springboot的优点 内置servlet容器,不需要在服务器部署 tomcat。只需要将项目打成 jar 包,使用 java -jar xxx.jar一键式启动项目 SpringBoot提供了starter,把常用库聚合在一起,简化复杂的环境配置,快速搭建spring应用环境 可以快速创建独立运行的spring

这可能是最全面的tcp面试八股文了-编程思维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验一个程序员的基本功,也能更快的筛选出更优秀的人才。 说说TCP的三次握手 假设发送端为客户端,接收端为服务端。开始时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状态都是CLOSED。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建立连接请求,客户端会随机生成一个起始序列号x,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的字段中包含标志位SYN=1,序列号seq=

java19新特性-编程思维

本文已经收录到Github仓库,该仓库包含计算机基础、Java基础、多线程、JVM、数据库、Redis、Spring、Mybatis、SpringMVC、SpringBoot、分布式、微服务、设计模式、架构、校招社招分享等核心知识点,欢迎star~ Github地址 如果访问不了Github,可以访问gitee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