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应用与hybrid app开发上架流程透析-编程思维

Hybrid App(混合 App)已经成为大家接触最为广泛的 App 形式,不管是我们用到的微信、支付宝还是淘宝、京东等大大小小的应用都非常热衷于Hybrid App 带来的研发效率提升和灵活性。

但我们正式进入到 hybrid App 的讨论前,有必要先说下原生开发的一些基本情况,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日常接触到的 hybrid App 就是在 Native App 原生应用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

原生开发的流程

Native App 带给用户使用体验非常好,整体的感受非常顺滑,但是作为一个开发人员,我们谈到原生开发的时候确很头痛,因为意味着需要付出高额的开发成本和发布周期。特别是对于需要频繁迭代业务内容的企业来说,无论是更新功能模块还是修复有缺陷的版本,都需要重新测试、重新发版、重新提交第三方应用商店审核上架,还要用户配合,安装新的版本,才能把旧版本覆盖。

如果只用文字可能大家会比较难以有直观的感受,我们通过下面这张图来看看:

可以看到原生开发有一个比较大的弊端,就是不管是新开发还是应用的更新发版都需要经过比较繁琐编译、上架、安装等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代表需要研发的重复投入。

这也是为什么 Hybrid App 会成为大多团队和开发者的第一选择,原生虽好但是着实很费力费时。

Hybrid App的开发流程

Hybrid App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原生应用在流程上复杂的问题,从架构上来讲「原生+HTML5」是比较多的技术模式,但随着这两年小程序的发展,「原生+小程序」也成为了混合应用的一种新选择,例如微信、支付宝等国民应用就是这样的路线,当然在自己的 App 引入已有的小程序整体的效果会比 H5 好很多,至少从用户体验上来讲,小程序有着接近原生的体验避免了 H5 经常出现的白屏和卡顿问题。

虽然 App 运行小程序的技术会比H5难度高很多,但是目前也有 FinClip 等小程序容器技术可以直接上手使用,也算是比较便捷。

再来看 Hybrid App 的开发和上架流程,我们先用图片流程看下:

Hybrid App 中对于经常变更、有业务运营属性的内容,基本以 HTML5 或小程序的方式实现,融合在原生App中。

通常的做法是在原生 App 里预先基于界面设计挖好一些洞,然后利用 WebView 在这些洞里面渲染由标签语言描述的内容,无缝呈现在 App 里。

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它们通常预埋在 App 代码包,并且通过互联网从服务器端获得更新。

Hybrid App 的核心价值

我们最前面也讲了为了追求效率及灵活性,大家会越来越多的选择 Hybrid App 开发模式,其背后的原因还为了更加高效实现更新上架,因为其带有的热更新能力是在开发环节极为重要的。

热更新的原理大概是这样的,通常应用内的服务器端会监测这些内容的更新,继而发送内容更新的通知并通过网络向客户端同步一些页面内容的碎片,并且把这些下载的内容,通常是 HTML 和 JavaScript ,注入到之前挖好的这些洞洞里。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上面我们讲到的网络同步技术方案可供选择的会比较多,例如通过双向的 Web-Socket、HTTPlongpolling、SSE、PushtoPull 或者 CMS。一般来讲设备端通常通过 HMR 热模块替换和代码注入等方式让更新的代码在本地生效展示,也能够避免我们应用的重启。

以上就是关于 Hybrid App 开发上架的原理,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也欢迎各为小伙伴在这里交流和讨论,另外也欢迎点赞。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遵循 CC 4.0 BY-SA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finbird/p/17831976.html

混合开发模式是否可以在app备案制度下突围-编程思维

网站 ICP 备案已施行了很久,我们也非常清楚必须在进行 ICP 备案后,网站才能在大陆范围合法运营,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域名正常访问网站。 但是月初出了新规,明年起,国内的 App 也要像网站一样进行备案了。想必大家也是早已经听到过这个刷屏的新闻,随便说一声小程序也是。 在管理日益强化的背景下,开发者也会随之而来面临到一

hybird 技术讨论:热更新原理解析-编程思维

原生应用 VS 混合应用 大家对于原生应用和混合应用已经非常熟悉了,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的介绍,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下他们的一些特点。   1、原生应用 在 Android、iOS 等移动平台上利用提供的开发语言、开发类库、开发工具进行 App 软件开发。比如 Android 是用 Java、Eclipse、Andro

flutter热更新技术探索-编程思维

一,需求背景: APP发布到市场后,难免会遇到严重的BUG阻碍用户使用,因此有在不发布新版本APP的情况下使用热更新技术立即修复BUG需求。原生APP(例如:Android & IOS)的热更新需求已经比较成熟,但Flutter技术栈目前还缺少类似的技术方案,因此Flutter研发团队,也需要类似的热更新技术。

混合应用的热度逐渐高于原生应用-编程思维

随着移动应用和桌面应用市场的不断发展,开发者们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快速构建应用的方法。 传统上, 原生应用开发被视为性能最佳的选择,纯粹的原生应用通常是一种依赖于平台的GUI程序, 它使用特定操作系统的本地开发语言和GUI框架。 但近年来,跨平台混合应用的崭露头角,逐渐取代了性能优先的原生应用。本文将深入探